海南省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管理规定(2005修正)
第一条 为加强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管理,维护正常运输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在琼州海峡从事营业性客船、客滚船(含火车轮渡的客滚船)轮渡运输以及为轮渡运输提供码头设施和水路运输服务,适用本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管理,维护正常运输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从事琼州海峡营业性轮渡运输的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以及为琼州海峡轮渡提供码头设施和服务的企业及其人员。
第四条修改为“广东省和海南省分别设立‘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海峡办)。
交通部关于国际班轮运输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 交通部或其授权机关应加强对国际班轮运输的管理。港口、船公司及其代理人应建立健全有关班轮运输的统计制度,按交通部或其授权机关要求如实提供班轮运输的有关情况,不得隐瞒和谎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国际海运活动的管理与经营。根据《海运条例》,交通部和地方交通主管部门需遵循公平、高效、便利的原则,监管国际海上运输及辅助业务,促进竞争,禁止不正当行为。条例中定义了关键术语,如国际船舶运输业务,包括船舶运营、货物运输、提单签发等各个环节。
第十六条,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需取得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资格,才能经营进出中国港口的国际班轮运输业务。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活动,包括公布班期和接受订舱。共同派船、舱位互换和联合经营同样需遵守这一规定。
第二十三条规定,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在新增或调整航线、船舶和班期时,需公告并按《海运条例》第十九条要求向交通部指定媒体公示,并进行备案。备案应在改变前15日提交详细资料,包括公司信息、船舶信息和拟运营航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第二章,主要涉及企业的设立和班轮航线审批的相关规定。第五条,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包括航运企业、港口装卸企业以及承运货物的内陆中转站和货运站,它们负责国际间的运输和内陆操作。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审核国际船舶运输业务申请时,应当考虑国家关于国际海上运输业发展的政策和国际海上运输市场竞争状况。申请经营国际船舶运输业务,并同时申请经营国际班轮运输业务的,还应当附送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相关材料,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一并审核、登记。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内河水域安全管理的通告
1、本通告所称的内河水域是指黄浦江及其相连的支流港汊和出入市境水路卡口。内河水域内划分为管控区水域和核心管制区水域。黄浦江闸港至川杨河口下游100米处之间的水域和黄浦江南浦大桥至吴淞口之间的水域为管控区水域;黄浦江川杨河口下游100米处至南浦大桥之间的水域为核心管制区水域。
2、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内河航道,是指本市内河内船舶、排筏可以通航的水域。航道或航道规划等级的变动,由市交通部门会同市规划、水利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3、上海市内河航道管理条例第三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保护和管理内河航道。条例规定,市航务管理处和区县管理航道的部门需制定内河航道养护计划,并按照养护要求和技术规范组织实施养护工作,确保航道和设施保持正常状态。